原木保證金如何計算 多少錢可以做原木期貨
原木期貨將于 2024 年 11 月 18 日(周一)起上市交易,首批上市交易合約為 LG2507、LG2509、LG2511 三個合約。根據相關通知,交易所保證金比例設置為 8%。
原木保證金如何計算?
一手原木期貨的保證金 = 價格 交易單位 保證金比例
例如,按價格 1000 點,保證金比例 8% 計算,一手交易所保證金 = 1000 90 8% = 7200 元。
如果期貨公司收取 12% 的保證金比例,實際保證金為 10800 元。如果價格是 1300 點,算出來的交易所保證金就是 9360 元,期貨公司實際收一萬多元。
需要注意的是,保證金是開倉占用,平倉還退還賬戶的,跟風險和杠桿有關系。
結論
根據以上計算,按價格 1000 點,交易所保證金比例 8% 計算,一手原木期貨的實際保證金約為 10800 元。如果價格上漲或下跌,實際保證金也會相應增加或減少。
聯系文末微信號,品牌期貨公司手續費特惠,交易所加一分。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免費咨詢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服務優勢:專屬顧問新人一對一教學,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本文目錄導航:
- 宏觀杠桿率怎么計算
- 原木期貨什么時候上
- 求模擬期貨交易心得
宏觀杠桿率怎么計算
問題一:宏觀杠桿率是什么,它與融資有什么關系?你的具體融資是微觀行為,而杠桿是指宏觀經濟調控方面的利率、準備金率等宏觀經濟調控手段。 因此二者之間沒有直接關系,僅有間接關系。 間接關系是當降低準備金率時獲得貸款稍微容易一點,畢竟貨幣有效流通量增加了。 而降低利率,關系是你的融資成本可以低一點。 問題二:經濟中的“杠桿”是什么意思?經濟杠桿是社會主義社會自覺地運用經濟規律的作用,調動和調節社會再生產過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使之按照最大的經濟效果,最符合生產目的的方向運動的經濟范疇。 問題三:房貸杠桿率是什么意思中國的居民房貸杠桿算不算高?若按國際標準,存量房貸占儲蓄的比例(29%)或占金融資產的比例(15%)等指標進行測算,并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居民房貸杠桿率并不高。 但筆者認為,宏觀面上的指標判斷和簡單橫向比較,無法反映諸多結構性問題,中國居民房貸杠桿結構性風險正在悄然降臨。 房貸杠桿遠遜于美日等發達國家 首先,中國與美國、日本相比,在社保覆蓋水平和均等化程度上,差距很大,中國居民未來支出和不確定性支出要遠高于發達國家。 同時,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務工收入)增幅已從2012年的10%以上降至目前的5%-8%,經濟疲軟或將繼續拖累居民收入增長。 實際上,我國城鎮化率很難達到美日70%-80%的水平。 所以,房貸占GDP的比重等指標不能簡單的與發達國家相比較。 房貸時間分布不均,增量房貸風險大 2009年,我國房貸余額僅4.76萬億元,這一數字在今年6月份達到16.4萬億元,翻了4倍。 盡管官媒仍堅持我國整體居民房貸杠桿率不高,但75%的房貸發放于房價快速上漲時期,近一半發放于2013年以后,即近期最快的兩輪房價上漲周期。 數據顯示,2013年之前的存量房貸,其風險已被房價上漲覆蓋,但房價單邊上漲近20年后,目前50個大城市房屋總價(219萬億元)已超美國的情況下,資產泡沫風險陡增。 特別是去年初以來新增量房貸風險日益突出。 房價快速上漲使大城市杠桿率偏高 2015年和今年上半年,樓市銷售面積同比分別增長6.5%和25%,銷售額增長14.4%和46%,新增房貸分別增長22%和96%,顯示東部熱點城市成交占比擴大、杠桿率快速提升,這是風險所在。 shzyshange44 以深圳為例,2015年新增房貸是2014年的2.2倍,平均貸款成數為6.5成;今年上半年深圳個人房貸余額(9900億元)相比2014年底翻了一倍。 因此,若扣除三線、四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30%左右的購房按揭率,大城市房貸杠桿率很高。 “二次加杠桿”風險難以估量今年初,央行為了促進房地產市場繁榮,對于首套房貸認定全面放松,首付比例低至二成,加杠桿受到鼓勵。 但即使是這樣,付房貸首付在一線城市也要動輒數十萬甚至上百萬。 于是,一些購房者正在通過信用和消費貸款,甚至通過變相的“首付貸”等,實現“二次加杠桿”。 而筆者認為,“二次加杠桿”等于是玩火,現在不僅是投機購房群體積極加杠桿,還有低收入人群也在加杠桿,因為房價太高買不起,只有高杠桿才能圓上住房夢。 但問題是,如果未來房價回調和收入下行,這部分杠桿風險會急劇上升。 全民快速“加杠桿” 在吹大房價泡沫的同時,也在快速推升金融風險。 今年上半年,全國個人房貸占總貸款的16.3%,創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上半年全部新增貸款中,個人房貸占41.3%,為2011年-2015年平均值的2倍,今年二季度占比更是超過50%;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制造業不景氣,傳統行業不良率快速上升,銀行信貸投放開始向個人房貸領域轉移。 另一方面,房貸利率創歷史新低,鼓勵了加杠桿的熱情。 7月份全國首套房平均利率4.44%,再創歷史新低,重點城市房貸利率在4.1%-4.3%之間,銀行貸款結構正明顯傾向于中長期個人住房貸款。 加杠桿還是去杠桿?對于個人住房貸款是否在加杠桿,如何把握“去杠桿”和“加杠桿”的平衡, *** 的回答是:降低貸款條件(如降低首付比例),貸款增多,從這個角度,個人住房的杠桿會有所提高,這個邏輯沒錯。 但是,從宏觀層面看,中國如果想控制杠桿率,應掌握好整個杠桿率,關鍵還是要如何應對企業杠桿率過高的問題,也有一部分人比較關注地方 *** 的杠桿......>> 問題四:specific growth rate怎么計算數據和計量分析 保加利亞代表理想的天然試驗的基礎上,分析了影響企業行為,破產費用預算約束條件變化。 Pre-1997 SBC廣為流傳,并導致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在1997年上半年。 一個貨幣局當時,并介紹了硬了 預算限制。 重要的是,這些政策的調整,在該公司勞動力水平和上升的總失業率(見表1)。 同時,國內生產總值增長,CPI通脹率和實際利率穩定在低等級的。 然而,由于發達的金融中介,國內的信貸收縮1998-2000期間。 這個數據用于計量分析從阿馬戴烏斯?數據庫。 這個示例包含王旭公司1994-2000期間。 這個樣品被分成兩個sub-samples期間,1994-1996覆蓋,在SBC占了上風,和other-1998-2000-where預算約束的硬化和貨幣發行局。 除觀測值,一個充滿了每sub-sample觀察每公司創建滯后和變化,消除極端值,并平均化,校驗sub-samples內仍在每個sub-sample觀測。 在文學上的資金投入,我們公司的人力勞動調整,改變accelerator-type規格。 公司層面的關鍵變量,以用公司規模的真實記錄,和財務杠桿資本資產的賬面價值,計算出的總負債的賬面價值超過總資產中減去與凈短期資產從結果的分子和分母。 作為控制也有使用,這一變化在年度實際銷售、測量發展機會,原木的勞動力成本firmspecific每名員工,測量的價值是在特定的類型,和資本公司所有權的時期開始的三個虛擬變量表示的,因為狀態,私人和外國所有權。 宏觀經濟的特點與開關在預算限制的政權都考慮在內,通過分析兩個獨立的時期,sub-samples 1994-1996代表在SBC期1998-2000,具有硬預算限制。 總結統計報告期內表1。 這兩期顯著的差異是很明顯的關于宏觀經濟條件、特定特征在第二節,它表明公司人力改變是一種功能變化的經濟環境、公司規模和財務杠桿的各階段的開始。 在資本結構的文學,然而,杠桿被認為是同時測定與企業的價值來衡量的,或者其proxy-growth銷售。 這些因素也可能要承擔直接影響firm-labor調整。 同時,處理問題,我們采用3SLS過程的聯合估計系統三個結構方程解釋勞動力變化,杠桿和變化,分別銷售。 所有的從屬變量可以被內生系統和被視為與擾動系統的方程式。 杠桿率是倒退在牢固的大小,改變銷售,特定的勞動成本,和類型的所有權。 在銷售方面的變化是回歸,企業規模,杠桿式的所有權。 主要的估計結果,關于公司是由勞動調整,表2期,支持我們的主要假說,只有在硬預算限制,在這個時期1998-2000、破產費用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迫使國有企業就業和多余的)。 由于偏見的潛在影響所致,連行業re-estimated模型與twodigit工業叢書包括(專欄2和4)。 另一種假設認為這個公司規模和杠桿效應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是代理,他們反而代理技術差異等行業。 去除工業效果并不影響我們的結果在任何有意義的方式。 4。 結論 在本文中,我們分析了影響的大小取決于公司破產費用和財務杠桿對公司重組調整,通過勞動條件的預算限制的經濟。 我們使用的數據來自保加利亞制造廠商之前和之后于1997年成立之初,允許貨幣相比之下的公司行為的軟、硬件的預算約束。 控制改變銷售,公司規模和類型的所有權,極顯著的負關系公司的財務杠桿和勞動hording以硬預算約束下。 結果表明,對于硬化預算限制和政策的財政紀律強加于重新關聯公司資本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并進而引導企業重組。 “ 我謝謝托Gradev和三對數據和克里斯Minns Konings為有用的意見。 通常的聲明...>> 問題五:經濟學中杠桿是什么意思?在經濟學里,杠桿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指“財務杠桿”。 一個企業在自有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通過借貸籌集資金,投入生產,獲得更多的收益。 就是用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 但這樣風險也大,如果生意賠了,虧損大過自有資金的量,就成了資不抵債。 一般企業都會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既能多掙錢,又保證可控的風險,指標就叫做“資產負債率”。 廣義的杠桿涵蓋所有“以小搏大”的經濟行為,但核心還是借貸。 比如在期貨市場,你有一塊錢,但市場允許你下十塊錢的單。 期間如果虧損到了一塊錢,你就強制退出。 宏觀經濟中的杠桿利用的是資金流動倍數產生作用。 比如加息減息。 加減0.1%的利息率看起來是很少的,但資金流動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反復多次的,所以效用會放大很多倍。 為什么這么說呢。 比如張三從銀行借十萬塊錢,可能馬上去商場購物,而商場到了晚上就把錢又存進了銀行。 銀行又把錢借給李四,李四開公司,錢借出來了可還存在銀行戶頭里。 銀行的錢還是那么多,只是多了兩層債務關系而已。 當 *** 提高或者降低利息時,會同時對多層借貸關系起到作用,從而產生放大效應。 改變銀行準備金率也類似。 問題六:經濟學里的“杠桿”和“去杠桿化”是什么意思?求解釋【經濟學術語】 在經濟學里,杠桿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指“財務杠桿”。 一個企業在自有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通過借貸籌集資金,投入生產,獲得更多的收益。 就是用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 但這樣風險也大,如果生意賠了,虧損大過自有資金的量,就成了資不抵債。 一般企業都會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既能多掙錢,又保證可控的風險,指標就叫做“資產負債率”。 廣義的杠桿涵蓋所有“以小搏大”的經濟行為,但核心還是借貸。 比如在期貨市場,你有一塊錢,但市場允許你下十塊錢的單。 期間如果虧損到了一塊錢,你就強制退出。 宏觀經濟中的杠桿利用的是資金流動倍數產生作用。 比如加息減息。 加減0.1%的利息率看起來是很少的,但資金流動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反復多次的,所以效用會放大很多倍。 為什么這么說呢。 比如張三從銀行借十萬塊錢,可能馬上去商場購物,而商場到了晚上就把錢又存進了銀行。 銀行又把錢借給李四,李四開公司,錢借出來了可還存在銀行戶頭里。 銀行的錢還是那么多,只是多了兩層債務關系而已。 當 *** 提高或者降低利息時,會同時對多層借貸關系起到作用,從而產生放大效應。 改變銀行準備金率也類似。 “去杠桿化”(Deleveraging),綜合各方的說法,“去杠桿化”就是一個公司或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杠桿的過程。 把原先通過各種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錢退還出去的潮流。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這種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 對于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金融危機爆發后,高“杠桿化”的風險開始為更多人所認識,企業和機構紛紛開始考慮“去杠桿化”,通過拋售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逐漸把借債還上。 這個過程造成了大多數資產價格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的下跌。 單個公司或機構“去杠桿化”并不會對市場和經濟產生多大影響。 但是如果整個市場都進入這個進程,大部分機構和投資者都被迫或主動的把過去采用杠桿方法“借”的錢吐出來,那這個影響顯然不一般。 在經濟繁榮時期,金融市場充滿了大量復雜的、杠桿倍數高的投資工具。 如果大部分機構和投資者都加入“去杠桿化”的行列,這些投資工具就會被解散,而衍生品市場也面臨著萎縮,相關行業受創,隨著市場流動性的大幅縮減,將會導致經濟衰退。 問題七:杠桿比例的和風險的關系做外匯、期貨或者是其它涉及到保證金交易的都會接觸到杠桿,杠桿就意味著放大倍數,以小博大,少量的錢能控制大額的資本。 在數值上杠桿等于保證金比例的倒數,比如美精銅的保證金比例是5%,那么其杠桿是20倍,國內的滬銅保證金比例是12%,其杠桿就是8.3倍左右,國外杠桿要比國內高,這是外盤的優勢。 很多人一聽到高杠桿就馬上覺得高風險,其實高杠桿與高風險是沒有關系的。 風險只與你的持倉比與所做方向有關,你的持倉比超過了50%以上,稱之為重倉,我們就說此時你風險很高。 因為一旦行情反向變動,你的帳戶可以抵御風險的空間與回旋余地就越小,就很有可能爆倉出局。 持倉比是指你帳戶中交易占用的資本占總資本的比例,未占用資本就是你的回旋空間。 在相同條件下,杠桿越大,風險越小!要比較就必須放在同等情況下,相同的資本額,都是5萬美元,相同手數,以美精銅為例:1、保證金比例5%,杠桿為20倍 總資本金為5萬美元買10手美精銅,每手開倉保證金4750美元,一共占用保證金美元,持倉比為94.5%,你只有2750美元的抵御空間,美精銅跳動一次0.05點是12.5美元,你還可以抵御220點的反向變動。 買4手美精銅,保證金比例5%,持倉比為38%,你還有美元的未占用資本,可抵御2480點。 2、保證金比例15%,杠桿為6.6倍,總資本金為5萬美元同上,美銅一手合約價值是磅X3.06(現價)=,開倉一手保證金是X15%=美元,根本買不起10手,沒有可比性。 買4手美精銅,保證金比例為15%,開倉一手占用保證金是美元,持倉比是91.8%,只有4100美元未占用資本,只能抵御328點。 而杠桿為20倍的情形可以抵御2480點,誰的風險更小一目了然。 結論:1、同等條件下,杠桿越大,風險越小2、風險跟杠桿沒有直接關系,杠桿只是減少了你的占用保證金大小,風險與你的持倉比有關,持倉越重風險越高。 問題八:用財務杠桿解釋為什么宏觀經濟發展基本分析一般角度1.進行行業一般特性分析,銷售對經濟周期的敏感性,經營杠桿的大小,財務杠桿2.市場結構,主要是競爭程度3.行業的生命周期,初創,可擴張,穩定還是衰退4.公司的產品和市場,包括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度,市場的地理位置5.公司的管理能力,經營能力分析包括盈虧平衡點,經營比率,盈利狀況市盈率屬于股價除以每股盈利,60以內都還可以。 實際上兩市股票中20以內的股票短期反而不怎么波動,短期變化劇烈都是市盈率較高,給人比較大想象空間的股票 問題九:從中國經濟杠桿率看央行未來會采取哪些動作面臨目前的經濟情勢,央行的貨幣政策還需繼續寬松。 為防止宏觀加杠桿,一年存款利率需降至1.00-1.25%,實際存款準備金率需從現在的13.5%降至10%左右。 我們預計今年還會有一次降息和一次降準。 同時,中國還面臨杠桿率高企,大量資金沉淀在產能過剩的低效部門,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傳導不暢。 我們認為央行需要輔助使用新型貨幣政策工具,采取曲線的、定向的量化寬松方式,激活信貸市場,盤活存量資金,使其流向實體經濟真正需要的部門。 比如定向降準、對商業銀行抵押再貸款+抵押品擴大、注資政策性銀行+定向放貸、對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再貸款+收購銀行不良資產,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 銀行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放貸意愿,其中,通過對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再貸款來處置銀行三農、小微企業等的不良貸款是重中之重。 同時配以強改革破舊立新,堵住三大資金黑洞,發揮市場調配資源的作用,加快新經濟替換老經濟的速度。 問題十:什么是全社會杠桿率為年全社會杠桿率為249%,李揚稱中國的債務水平從全球看不算太高,一直以來,中國的債務問題不僅是各方人士關注的高頻話題,也是海外評級機構十分關注的一個方面。 近期,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披露的最新研究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債務總額為168.48萬億元,全社會杠桿率為249%,其中,居民部門債務率約為40%,金融部門債務率約為21%, *** 部門債務率約為40%。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試驗室理事長李揚認為,這樣的債務水平,從全球來看不算太高,且中國 *** 的債務處于可控范圍內。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納入預算管理的中央 *** 債務10.66萬億元,地方 *** 債務16萬億元,合計26.66萬億元,占GDP比重約為39.4%。 即便將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加入,以更寬的口徑估算, *** 債務水平達到56.8%,仍低于歐盟60%的預警線。 與此同時,日本這一數字為200%,美國超過120%,法國超過120%,德國80%,巴西100%左右。 盡管如此,但在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2015年全社會杠桿率249%這個數字仍然不低,若再不重視中國實體經濟和全社會杠桿率過高的問題,將帶來較大的風險隱患。 降低全社會杠桿率就是降低全經濟風險,也是經濟穩健發展的前提。 中投顧問宏觀經濟研究員白朋鳴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杠桿率偏高則企業債務負擔偏重,使得企業很大一部分現金流用于還本付息,而用于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資金減少,不利于企業釋放活力與經濟增長。 全社會杠桿率偏高增加了經濟運行中的風險,一旦企業資不抵債大規模爆發,將沖擊到銀行體系的穩定性,甚至誘發金融危機。 宋清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世界經濟局勢撲所迷離的背景下,中國亟需加快金融、房地產、鋼鐵等行業風險出清的步伐,加強抵御風險的能力。 這些高杠桿行業必須率先出清,否則“脫虛向實”將是一句空話。 將如何去杠桿 “綜合來看,對于負債率超過80%的企業,需要多管齊下形成合力,即通過減虧止虧、增收節支以及妥善處置低效資產等措施,把資產負債率控制在合理區間,減少占比過高的金融杠桿,規避企業經營上的風險。 ”宋清輝說道。 白朋鳴則認為,對于一些產能過剩行業來說,降低杠桿率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首先是償還債務,可以通過出售資產減債等方式;其次是通過上市或其他方式增資來降低杠桿率;最后是債轉股,通過組建資產管理公司收購銀行不良資產,來把債權債務關系轉變成控股與被控股關系,達到降低杠桿目的。
原木期貨什么時候上
3月、6月、9月和12月。 根據查詢搜狐教育網顯示,原木期貨屬于商品期貨,在期貨市場交易,上市后會給投資者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上市時間為每年的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個交易日。
求模擬期貨交易心得
你自己把下面的人物、時間、事件等內容替換成自己再根據自己的情況(你應該是學生吧)稍作修改即可第十章 三個最重要的投機特質:紀律、紀律、紀律1983年3月23日星期三,我前一個晚上睡得不安穩,比平常起得早,8點30分以前就到辦公室,坐好位置,眼前擺著價格熒幕得各式各樣的圖表和研究報告。 離芝加哥谷物市場開船還有整整兩個小時,但我早就難耐一股亢奮禮之情。 接了一通讓我暫時分心的電話之后,我又重新檢查了一下黃豆市場的走勢,和早上我所要采取的策略。 前一天五月黃豆以6.11收盤,而我在卡片上面涂鴨所做的市場分析顯示:“在五月黃豆收盤能夠站上6.23或開盤能夠跳空到6.23以上之前,黃豆市場的趨勢不會轉而向上。 收盤或開盤跳空到這個水準之上時,我會買進。 我預期在這種有力的突破之后,價格會飆漲。 ”過去幾天的走勢告訴我,恭候已久的多頭市場突破就在眼前,我馬上撥電話給我在芝加哥營業現場的人,也證實了營業廳內預期開盤價會大幅上漲。 我非得采取行動不可!我掛進了開盤時的買單,往后一躺,深深吸了一口氣,等著眼前的綠色熒幕跳出第一根線。 (見圖10-1)。 圖10-1 1983年5月黃豆(文字:開盤跳空)(三月二十三日早上,開盤漲勢凌厲,跳空突破6.23的阻力點。 大幅突破之后,三個月內價格回走,一度拉回到前一個漲升段的50%左右。 短暫的回檔證實是空頭最后的機會;市場接著發動驚人的漲勢。 三個月后,1983年的這次多頭走勢,是芝加哥最大的新聞。 市價漲了3.75平均,合每口約平均。 老兄,這可不是個區區小數!)我在開盤時的孤注一擲―――在開盤顯著的突破缺口建立倉位或加碼操作―――是我多年來一直偏愛的戰術。 這一步有風險存在,不過對積極進取的操作者來說,卻有潛在的價值。 我支持這種做法,而且在開盤跳空會形成主要趨勢時才使用。 第二套戰術,是在寬廣的橫向整理盤有了明顯的突破,確立主趨勢反轉,或脫離橫向區,持續先前持續的趨勢時,都會在開盤跳空時操作。 開盤跳空如果明顯與行進中的主趨勢相反,我在買進或賣出時會十分小心謹慎,因為這些缺口往往是營業現場操作者故意做來“誘人入彀”,引誘抽傭商行投資客建立根本做不下去的倉位。 這種不用大腦的反趨勢跳空操作,看起來可能誘人,不過它們最好是留給老經驗的專業操作者去做,因為如果所做的操作開始轉壞,他們有本事快跑出場。 五月黃豆以6.265開盤,悲慘的空頭就此被軋死。 在我等候報告送到眼前時,心思不禁飄回十年前的往事,想到我一次玩這種開盤博命的事情。 教我缺口突破操作藝術的老師是葛林,他是商品交易所里面十分精明和作風大膽積極的操作者,那時我是70年代初商品交易所的一個新會員,經常走進交易所,到場內研究交易(pit)的動作情形。 我總是瞪大雙眼,看著葛林擠在做黃銅期貨的人群當中,身體和聲音扭曲到極點,一次就是在開盤的時候買進…..50筆(lots)……100……150筆。 那是個多頭市場,葛林知道得很清楚。 他看起來就像是個大師,很有耐性地等候他那經過千錘百煉的直覺告訴他,每一次的小回氣數竭盡,基本的多頭趨勢就要再次展示雄風。 這個時候、只有在這個時候,他才會一跳而起―――“買50……買100……買150。 ”知道何時不要操作和―――很有耐性地等候在一邊,直到正確的時候才一躍而進―――是操作者所面對最艱難的挑戰之一。 但是如果你要抬頭挺胸站在贏方的陣營里面,這一點絕對不可或缺。 曾經有過無數的日子,我內心的沖動強烈到要逼我多做一點,使我不得不耍些點子,好讓自己不要下單。 我的辦法有下列幾種:.把李佛摩的金言貼在下單專用的電話上面:“錢是坐著賺來的,不是靠操作賺來的。 ”.放一本航船雜志在我的桌子上面(通常這就足夠引開我的,不再去想一些不必要的操作)。 .真的沒辦法忍耐時,只好暫時離開辦公室,到外面走一走,或者跟曼哈塞灣里的藍魚或其他任何東西較量一下。 有好多次,次數比我敢承認的還多,我都太早平掉全部或部分的賺錢倉位,有些時候,則是完全錯過某個波動,只好眼睜睜地在外面看著別人大玩特玩,等待下一次的回檔再進場。 我曾經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偷偷注意銅和銀的走勢,(上班的時候)一點事情也沒做,結果因為吃零食而胖了八磅,最后才在一次小趨勢反轉中重新進場。 雖然如此,簡單的真理依然是:成功的操作者永遠嚴守紀律、在場外保持客觀的態度,直到他能往主趨勢行進的方向進場為止。 即使在那個時候,你還是要小心翼翼,不要躍身到毫無章法的市場里,因為有些不按牌理出牌、沒經驗的投機客,可能莫名其妙下了一張大單子。 即使你是往趨勢行進的方向操作,在不可避免的價格回檔期間(由現場操作者和商業公司造成,目的在于洗出心志不堅的持有者,以便給自己創造更多的財富),你更要嚴守紀律和發揮耐心。 期貨交易老是會給大部分投機客造成很悲慘的命運,這是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大體來說,操作者的表現應該會比帳面上顯示的要好才是。 他們的表現不盡如人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紀律,而這不可避免地會靠造成信心不足。 講到這一點,我就想起跟圣地牙哥F博士在電話中交談的往事。 F博士說,他建立了個公債多頭倉,問我接下來該怎么做。 我知道他從好幾個星期前凡從很低的價位做多到當時,所以那個倉位已經有很高的帳面利潤。 我反問他:“喂,為什么要我告訴你該怎么處理你的倉位?你老兄已經夠聰明的了,要不然怎么會在這波多頭走勢開始發動的時候就上了車,而且一直抱到今天都沒放手?只要依照你原來相同的直覺或同樣的技巧去做,應該沒問題。 更何況,我錯過了這一波多頭市場,等到大漲突破后,我一直在等拉回40或50%,卻都沒等到,之后就沒上過車。 ”事實上,F博士這幾個星期以來,一直給財經報紙上相互矛盾的消息弄得心神不寧。 我把他目前的“病痛”診斷為患了ALOSC(ACUTE LACK OF SELR-XONFIDENCE,極度缺乏信心)。 經過短暫的,給他打了氣,我給他開了藥方,要他離開幾天,再回到畫圖桌,對市場做個客觀的分析,而且一定要嚴守紀律,遵守順勢而為的操作策略。 因為缺乏紀律,以至利潤不多的,不只限于抽傭商行的投機客和專業操作者而已。 約三十年來,我觀察到一個非常反常的現象,也就是商品生產商的市場判斷老是跟商品最終的價格走勢不合。 生產商總是比市場所允許的要樂觀些。 1983年夏,我跟中西部許多玉米農民談過。 這些農民的收成展望十分凄慘―――種植面積縮小、收成率降低、作物發育不合。 誰能比這些實際種植玉米的人更了解收成的狀況呢?所有這些,不正是大利多消息嗎?顯然我們這些投機客逮到了大好機會,可以趁即將來臨的作物災難大撈一筆。 可是,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發生了,也就是市場反而下跌了60美分,不只是(做多的)投機客,中西部的農民也跌破了眼鏡。 因為在做多玉米市場而慘遭“殺害”的投機客里,不少正是中西部的農民。 事實上,商品生產商,特別是農作物的生產者,對于自己的市場抱持過分看多的態度,似乎已是個通病,原因出在他們栽種地區的作物生長或氣候狀況,當地政治人士對明天會更好的看法,或者純屬一廂情愿的想法,都過分偏向樂觀。 很遺憾的,到了作物最后收成的時刻,嚴重的避險賣壓出現時,這些看多的期望往往轉差,價格便一路下滑。 有時,普遍性的多頭期望,會使整個生產商產生如癡如醉的想法:如果預期中的價格漲勢實際上不但沒有出現,而且節節下跌,生產商便會面臨災難性的打擊。 講到這,我們就想起1970年代中期緬因州的馬鈴薯市場―――從這里,我們得到一個客觀的教訓:不管是投機性操作,還是避險操作,進出任何市場都要嚴守紀律。 那時,紐約商業交易所里緬因州馬鈴薯的投機性交易簡直到了無法無天、漫無節制的地步。 保證金很低(你可以用每口低到200平均或更少的本錢操作),甚至于交易所的會員會費也很低(我用約1800美元的價格買到紐約商業交易所的會員資格)這個環境下,有經驗的農民、往來的銀行家和經紀員,創造了一個很令人驚訝的策略,并給它取了個特別的名稱,叫做“德州避險”。 主攻財務的大學生都知道,銀行提供融資給農民之前,會要求全部作物或至少一大部分的作物須做防止損失的避險措施。 緬因州的農民這么做了―――他們在交易所里買進了大量的四月和五月馬鈴薯期貨,用以沖銷自己作物的風險。 “買”期貨?等待,這聽起來似乎不太對勁。 如果他們是做多田里的作物,那他們不是該“賣“期貨來避險嗎?對了,當然他們是該賣出。 (完了!)想想看,竟有那么多馬鈴薯農民“買“期貨來避險。 這叫做避險!當然,抽傭商行的專家也買進并且在多頭倉上加碼操作,想在預期到來的多頭市場大撈一筆,發點橫財。 那么,既然該賣期貨的人都買了期貨,那么又是誰笨得去賣和大量放空?他們是有錢和有經驗的貿易公司以及專業操作者。 就是這些人。 結果不言而喻。 我們不妨想象,一艘小船上擠了太多人,一開始就顯得很不穩定,等到所有的乘客都跳到另一邊(“賣”出時),船自然會傾覆。 馬鈴薯市場的情形就是這個樣子,只聽“撲通”落水聲之后,那些人身上還是沾濕了海水,而是背了一身的赤字!商業銀行和大農戶沒有忘記這個教訓,他們此后懂得避險操作必須遵守嚴格和客觀的紀律。 操作者如果手頭上有兩個倉位,但為了保衛逆勢而為的賠錢倉位,而平掉順勢而為的賺錢倉位,其結果也是不言而喻。 不過這里我想多說一點。 不久前,K打電話給我,問我對原木有什么看法,我答說:“原木嘛,是種捧透了的建材,可以蓋房子、造船、做家具…..甚至可以切成漂亮的小玩具和動物圖形。 ”K要知道的當然不是這些。 我對原木“市場”有什么看法?他那筆現有美元損失的龐大多頭倉該如何處理(沒錯,是做多,而且當然是逆勢操作的)?我告訴他,每當我想到要做原木之前,我都會先找個舒適的地方躺下來,直到感覺過了再說。 這個市場人氣太淡,不是我喜歡的那一種,而且它的趨勢似乎總是不牢靠,容易受到扭曲、波動太激烈。 簡而言之,我認為原木市場不做也罷。 事實上,我對原木所抱持的這種態度,應該不會叫他吃驚才是。 我給過他同樣的勸告,但他充耳不聞,最后竟然套牢在逆勢而為的賠錢倉位中。 講到這,K不勝懊悔之情,坦承他剛賣掉十一月黃豆:十一月黃豆他隨勢操作,利潤很不錯,可是為了保衛賠錢的原木合約(繳保證金),不得不脫手。 我給K的忠告很直截了當―――平掉原木,買回黃豆。 他的反應不叫人意外―――原木的虧損現在已經太大了,他要等到強勁反彈才清掉。 “我怎能現在用這種價格平掉原木?”他一再重復。 “很簡單,”我答說,“你只要拿起電話,打給你的經紀人,告訴他用市價賣掉所有的原木的倉位,就是這么辦。 ”很不幸的,K不理會我的忠告,還是緊抱原木倉。 我的忠告并不是基于什么了不起的市場洞察力,而是根據歷久彌新、千錘百煉的投資金言―――有利潤的東西要抱牢,發生損失的東西要平掉。 通過電話后三個月的期間內,原木又跌了27.00美元,被他平掉的黃豆漲了1.60美元。 要是K退出原木,買回黃豆,原來的損失當可撈回,而不必在原來的美元損失上再發生更多的損失。 人性和我們一般的商業本能,可能是商品操作游戲中最難纏的敵人。 為什么投機客老是在上揚趨勢的市場中見反彈就賣、在下跌趨勢中見跌就買,而不顧這種做法已經一而再,再而三給他們造成損失?上面所說的那通電話打過后不久,我注意到十一月黃豆在一段價格勁揚的期間過后,出現了我從未見過的驚人走勢。 開盤時以漲停9.35報出,幾個小時內,跌了約55美分,相當于平均每口2750,價格掉到平均8.80。 事實上,整個交易日內,市價來回相差40到60美分,盤中來回振蕩,給投機客造成的損失高達數千萬美元。 價格怎會振蕩這么詭異?事后分析發現,原來有多得超乎尋常的抽傭商行投機客大玩“抓頭部”的游戲,想在市場崩潰前,在準確的時點做好空倉。 事實上,在期貨交易史上,多的是“聰明”的操作者,在錯誤頭部和底部一頭栽進市場,尸骨無存。 他們逢高就賣,見低就買,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沒有耐性,做分析的時候缺乏理發,而且市場漲或跌得太多、太快。 還有些操作者一頭逆勢栽進快速移動的趨勢中,原因是他太早平掉隨勢而為的倉位,現在在場外見到市場仍持續原來的走勢,心有不甘,想從反向操作中賺回一些錢,給自己找臺階下。 很遺憾的,我本人也是這方面的“專家”。 在我各式各樣不可寬恕的操作中,找黃豆期貨的頭部最為突出。 因為,每當我聽到有人找各種理由為自己所建立的倉位辯護,并說:“這樣我怎會損失多少錢?”我的回答是:“找一個數字,寫個很大的數字,你就是會虧損那么多。 ”事實上,這個游戲是發生在70年代初,可是我記憶猶新。 那是一般投機客所犯的錯誤之一。 1972年,市場狂熱的時候,我“逮”到黃豆市場兩次―――首先,我在10.30左右買進黃豆油,幾個星期后有11.30賣出。 我自己想:嗯,賺頭真不賴。 賣掉之后,市價繼續“小”漲到17.00……但沒有帶我同行。 記得一部叫做“郵差總按兩次鈴”的老電影嗎?顯然我是個多么容易滿足的操作者,因為不久后,我在3.19處買進五月黃豆,3.22加碼,3.24再加碼,3.36時全部清掉―――就在黃豆創紀錄的大多頭漲勢開始發動之前。 3.36賣掉之后,我看著市場瘋狂、前所未聞、“難以持久”地繼續上升到8.59,我就是“知道”,時機已經成熟,可以好好放空了。 價格超過了我“算出”的最上限,所有的技術指標(除了一種,我們馬上會談到)都大叫“超買”,而且以前黃豆的多頭市場都在五、六月做頭反轉。 所以嘛,我在8.58左右建立了七月黃豆一個小小的空頭倉,而且決定在初步的倉位有不錯的利潤之前,絕不加碼操作(至少我做對了“某些事情”)。 我也決定,要是市況轉壞,絕不會在市場內待太久,如果空頭倉證明是外錯誤,那我會把空頭倉平掉。 這正是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情,我所做的事情也正如前述。 僅僅兩個星期之后,你信不信,就在市場于13.00做頭反轉之前沒多久,我回補了空頭倉,每口損失美元。 諸君下一次有沖動,想要脫離嚴守紀律的操作策略,改用自己一廂情愿的夢想時,或者想在動能十足的趨勢市場中找逆勢操作的頭部或底部時,務必記住在下這個慘痛(以及有點尷尬)的教訓。 喔,對了,前面我說過所有的技術指標,除了一種之外,全都支持我看空的分析以及放空黃豆的決定,那到底是什么?那就是“走勢仍然向上!”談到成功的操作需要嚴守紀律時,到目前為止,我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闡述自己的觀點,其中包括我在美林公司當客戶聯絡員四年、當市場分析師三年、某家清算公司總裁和營運主管長年、另外幾年干共同基金經理人。 但是除了有七年是幾個交易所的會員之外,我唯一在臺前的經驗是(a)親自到營業廳觀察交易情形,以及(b)曾在交易所試填一張簡單的50筆銅轉期委托單,但沒成功。 因此,我想,有些讀者可能有興趣聽聽芝加哥一些成功和能干的營業廳經紀人談期貨交易要嚴守紀律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