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風險:通過組合使用具有不同風險特征的股指期權,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資組合的整體風險。
股指期權是一種金融衍生工具,允許投資者在不實際擁有標的資產的情況下,對股指進行投機或套期保值。
通過組合使用具有不同風險特征的股指期權,投資者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資組合的整體風險。
組合股指期權策略
有許多不同的股指期權策略可以用來降低風險。一些最常見的策略包括:
- 看漲跨式:同時購買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但執行價格不同。該策略提供對標的指數上漲或下跌的上行和下行潛力,同時限制潛在損失。
- 看跌跨式:同時購買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但執行價格相同。該策略提供對標的指數保持在一定范圍內波動的潛在收益,同時限制潛在損失。
- 蝶式價差:同時購買一個執行價格遠高于標的指數當前價格的看漲期權和兩個執行價格遠低于當前價格的看跌期權。該策略提供對標的指數上漲或下跌的有限獲利潛力,同時限制潛在損失。
- 日歷價差:同時購買一個較長到期日的看漲期權和一個較短到期日的看跌期權,但執行價格相同。該策略提供對標的指數在較短到期日之前保持在一定范圍內的潛在收益,同時限制潛在損失。
選擇正確的策略
選擇正確的股指期權策略取決于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和市場條件。以下是選擇策略時需要考慮的一些因素:- 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需要考慮其承受損失的意愿。一些策略比其他策略風險更大。
- 投資
本文目錄導航:
- 期權是什么意思,簡單的回答一下
- 期權交易面臨的哪些風險
- 什么是股指期權,股指期權有哪些基礎功能?
期權是什么意思,簡單的回答一下
期權(option):“期”是指未來,“權”就是選擇權,所以期權交易的是“未來的選擇權”。
這個概念有些很抽象,舉個例子吧。
如上圖所示,劉先生所購買的“樓花”就相當于是一個期權,劉先生獲得了未來購買房屋的權利,因為是購買,所以這是一個“認購期權”。
對應到我們的期權交易中,房屋就是未來要交易的標的資產,劉先生是期權的買方,房地產商是期權的賣方,樓花鎖定了這套房子未來買入價格,也就是期權的行權價。
1.期權包含的權利更多樣
定金一般是單向的,當你繳納定金的時候,一般是獲得未來某個商品的購買權。
但期權是雙向的,市場上既有賦予你買入權利的“看漲期權(call option)”,也有賦予你賣出權利的“看跌期權(put option)”,看跌期權就是說允許你在某個約定的時間,以一個約定的價格賣出一定數量的商品。
2.期權具備流動性,是一個標準化的合約
定金一般是一個固定的金額,而期權是一個標準化的合同,會規定商品的品種、品質,買入和賣出的價格,到期日等等條款,并且容易轉讓和交易,能形成一個有流動性的二級市場。
需要形成二級市場,首先需要有價差,沒有價差就沒有交易,價格波動較頻繁的商品更容易形成二級市場。 像手機這種全球統一定價的產品就很難形成嚴格意義上的期權市場了。
其次,產品最好具有標準化、批量化的特征,像達芬奇的畫,這就很難形成標準化的合同。
所以,一般能衍生出期權的會是標準化的,量產的,價格波動頻繁的商品。 這也是為什么在市場上你看到的期權的基礎資產,一般會是農作物、原材料,什么黃豆、石油、黃金等等,或者是匯率、股票、基金這些標準化的金融合同。
3、期權的風險管理功能
很多人分不清期權和期貨區別,今天來給大家說說期權和期貨的不同到底在哪里,以及作用是什么。
期權是一種在遠期和期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衍生品,它的作用是提供了更多的風險管理功能。 比較正式的期權交易大概是在十六七世紀的荷蘭產生的,那時歐洲的國際貿易很發達,很多商人手里都持有遠期或者是期貨的合約,但是他們又擔心這個商品的價格會下跌,所以就想找人來分擔這種風險。
同樣的道理,另外一些賣出遠期合同的人,擔心未來的價格上漲了,他會吃虧,所以他也要付一點錢,約定在未來的某個時期以一個約定的價格從對方手里買入商品。 所以這種賦予買入權利的合約就叫做看漲(買入)期權。
為這個權利所付出的價格就是“權利金”,也就是期權的價格。
所以,在期貨交易中,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相連的,而期權是把商品交易中的權利和義務分拆開了,就專門對權利進行定價。
從這個意義上講,你會發現,購買期權的人就像購買了一種權利,這種權利可以在價格上漲或者下跌的時候幫助自己把風險鎖定,相當于保險。 而賣出期權的人賺取的則是一個保險費。 所以期權比期貨的金融屬性要更強,是純粹的風險管理產品。
4、期權的對賭投機功能
因為期權交易的是一個商品買賣的權利,所以它的價格會遠遠地低于它的基礎資產的價格。 這就相當于為買期權的人提供了一個高杠桿,所以期權也非常容易用作對賭和投機的工具。
舉個例子
小明通過購買期權將10萬元資產飆升到200萬。 當時朋友在香港市場上看中了一只股票,一股十來塊錢,而一個買入期權只需要幾毛錢,朋友此時面臨著兩個選擇:一是直接買1萬股股票,二是買20萬個買入期權。
這兩種選擇都有風險,但是股票一般不會血本無歸,而買入期權,這更像賭博,賭對了,你就發財了,要是在到期日之前,股價沒有比你約定的買入價格高的話,這20萬個買入期權就等于打了水漂,10萬元也就會灰飛煙滅了。
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期權和賭博確實是有幾分相似的。 當時小明思前想后,決定賭一把,買了20萬個買入期權。 很幸運,這個股票在一個多月時間內漲到近10塊錢,所以這個買入期權的價格也漲到10塊錢以上,他的資產猛然地從10萬塊錢上漲到近200萬。
這種逆襲的事情,在期權市場上特別多。 它主要是利用什么呢?就是因為你買入期權的價格比基礎資產的價格要低,所以它等于有一個杠桿效應。 你一旦賭中了價格走勢,就很容易發財。
但是,高收益的另一面自然也就是高風險了,到了這個到期日,這個合約就作廢了。 那么期權的價格也就等于了0。 你沒有賭中這個價格趨勢的話,自然地就血本無歸。
小明大概花了5個多月的時間,實現了資產從10萬到500多萬的突破,結果后面又賭錯一兩次,幾乎全軍覆沒,一年之內又被打回了原形,而類似的故事天天在期權市場上演。
正因為這種特征,所以股票的期權一直被人詬病得很多,很長時間內不少人認為,期權和賭博是同義詞,你只要用少量資金就可以在金融市場上興風作浪,可以引起更大的波動。
但是也有很多學者認為,期權是提供了一種靈活的做空工具,因為你賣出期權可以看跌期權嘛,所以會使得這些市場上的負面信息很容易地就進入到價格中,所以會促進市場朝著更有效的方向發展。
期權交易面臨的哪些風險
期權交易時面臨的四大誤區是每個投資者需要刻在DNA里的,這樣才能避免期權的潛在風險。
誤區一:期權義務方風險大,收益低
很多人都知道,義務方有兩大風險:
一、虧損“無限”的風險。
當市場與投資者的判斷相反時,即投資者在賣出某個期權合約后,該期權價格便開始不斷上漲,此時投資者如果買入平倉將出現損失。 而如果到期時期權為實值,則投資者可能會被指派行權,因此期權義務方潛在的虧損幅度可能是巨大的,甚至超過初始收入的權利金金額。
理論上來講,只要期權價格漲得越高,義務方的虧損就越大,這就是義務方面臨的所謂“收益有限、虧損無限”的損益特征。
二、維持保證金的風險。
投資者在賣出成交之后,需要每天根據經營機構的保證金比例要求,保證賬上的資金足額。 如果出現所需的保證金接近甚至超過客戶全部資金時,證券公司將向客戶發出追加保證金的通知。 如果客戶在規定的期限內,未能及時劃入資金,那么他的所持有的義務倉頭寸將有可能被強行平倉。
單從到期收益和損失情況看,期權權利方的最大損失為所投入的權利金,而收益卻是無限的;但期權義務方的收益有限,而損失卻無限。 這是市場大部分投資者認識期權買賣雙方的第一步。 因而,這就很容易讓市場陷入期權權利方風險更小的誤區,讓投資者一下子馬上進入只愿當權利方角色。
雖然從到期損益的角度來理解似乎合理,但事實卻遠非如此。 認為期權“義務方風險無限”是一種理論上認識。 在實踐中,50ETF期權的義務方風險可以通過多種策略有效加以管理。
在國際市場上,50ETF期權義務方除做市商外,多為期權對沖者、綜合策略使用者等。 賣出期權的目的通常是了結期權多頭頭寸,以賺取權利金差價,或者是為了保護現有頭寸進行投資策略組合,鮮有義務方被動等待權利方執行或放棄執行而不做任何其它投資策略。 即使是被動接收詢價或提供持續報價的做市商,鑒于交易所買賣差價限制等規定,以及市場活躍程度,做市商總是能自動或主動地通過動態對沖回避凈頭寸風險。
誤區二:只要方向判斷正確,就一定能獲利
很多投資者進行50ETF期權交易時,認為對行情的判斷才是唯一需要重點關注的因素,只要標的物價格變動方向判斷正確,就一定能夠獲利。 這其實是市場對期權最為常見的一個認知誤區。 實際上,即便有時候你對期權行情判斷是正確的,也不一定能夠實現穩定盈利,甚至出現虧損都是很正常的。
對于期權而言,影響價格的因素有很多,并不是只有標的物價格,還包括到期時間長短、執行價格高低、標的物價格波動率、無風險利率等因素,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都會導致期權價格發生變化。 即使所有其他的影響因素都沒有發生變化,只要時間不斷衰減,期權的價格就會不斷下跌,對于買入期權的投資者而言,就是不斷在損失。
因此,在期權交易中要想獲利,行情判斷沒有期貨交易中那么重要,更多的是要考慮綜合因素的影響,在標的物價格變動方向判斷正確的情況下出現虧損的現象也比較正常,因為其他因素的影響可能超過標的物價格變化的影響。
誤區三:50ETF期權適合高頻交易
從50ETF期權交易規則來看,50ETF期權實行T+0交易制度,T是指50ETF期權成交的當天日期。 通俗來講,就是可以當日買賣,不限制交易次數。 因此,可能有投資者認為該規則制定是鼓勵其進行日內頻繁交易。
T+0交易制度的設計及價格每日漲跌停板幅度的制定,表面上引導投資者進行日內頻繁交易,其實這里是存在一定誤區的。
首先,T+0交易制度可增加期權市場的流動性,而期權功能的充分發揮需要一個流動性充裕的市場。 其次,漲跌停板幅度的制定也是充分從期權產品本身的特點出發的。 由于與現貨股票相比,期權價格的敏感性比較大,為了讓期權漲跌停板幅度與現貨市場保持協調,必須要設計一個相對比較大的漲跌停板。
例如,當股票指數價格由4200點上漲至4620,上漲幅度為10%時,看漲期權最多可能由原來的400點漲到820點,而如果規定其漲跌幅為上一交易日期權價格的10%,即漲到440點就到了停板位置,那么就影響了期權市場的正常交易,投資者不能進行正確對沖。 將漲跌幅設置為標的指數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5%、15%或其它,亦可得出類似結論。 因此,兩項規則的制定并非旨在使投資者進行日內頻繁交易。
日內頻繁交易會使投資者面臨較大風險,有可能產生巨大虧損。
首先,50ETF期權交易是一項零和博弈,在市場所有參與者中,盈利與虧損是相等的,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交易各方的收益與損失的總和永遠為“零”。 而過于頻繁的交易又會使價格波動加劇,市場不穩定性因素增加,這無疑又加大了50ETF期權投資交易的風險,零和游戲規則的存在,市場上不可能所有投資者都盈利,必然有虧損存在。
其次,過于頻繁的交易會使投資者交易成本增加,相應盈利就會減少。 50ETF期權手續費是按每張合約進行收取的,交易越頻繁,交易量相應也會越大,而需要交納的手續費也就越多,這大大削減了投資者的盈利額。 在行情判斷錯誤的情況下,不但血本全無,還要交納大量的手續費。
再次,投資者進行50ETF期權交易,應明確交易目的,而不應在市場浪潮里迷失方向,產生賭徒心理進行頻繁交易、追漲殺跌,一方面面臨爆倉風險,另一方面有損投資人的洞察力,使投資人的操作界限變短。 由此使得投資人難以把握主要趨勢運動方向,經歷損失之后,才明白主要趨勢方向已發生變化。
誤區四:深虛合約盈利機會最高
在50ETF期權交易過程中,選擇合適的行權價格較為關鍵。 從行權價格與標的物價格關系分析,行權價格偏離標的物價格越遠,期權價格越低。 因此有投資者按照慣性思維認為,買入期權價格越低的合約,買入后其回報率也一定高。 但事實上,這種只買便宜期權的策略盈利概率比較小。
在方向性看漲(看跌)策略中,因預期標的價格上漲(下跌)而買入看漲(看跌期權),企圖待其價格上漲(下跌)后獲取差價的策略固然沒錯,但實際操作過程中還需根據具體的情況考慮不同期權合約Delta值對最終收益的影響。
實際上,買入“深度虛值期權”只適合大漲大跌的行情。 因“深度虛值期權”的Delta值本來就較小,但隨著標的物價格朝著有利方向變化,其成為“淺虛值”狀態后Delta會大增。
也就是說,“深度虛值期權”只有其虛值狀態發生一定的改變時,其對標的價格的變化才逐漸敏感起來,進而才可能在標的物大漲大跌中實現可觀的收益。 但如果預測未來標的物價格只是小幅看漲或看跌,那么此時的策略應該是選擇買入Delta值相對較大的期權合約,而不是選擇買入Delta值較小的“深度虛值期權”合約。
“便宜有便宜的道理”,買入深虛值期權的好處在于期權費十分便宜,但同時,其轉化為實值期權的過程需要標的資產價格更大的變化。 而大多數情況下,所希望的標的資產大幅變化是不現實的。 (特別是50ETF,上證50的成分股大多數是權重藍籌股,出現較大的漲幅,跌幅,是比較難的。 )
很可能的結果是,價格變化是有利的,但卻沒有達到深虛值期權的盈虧平衡點,做對了方向,卻買錯了期權。 最終在到期時,仍然是分文不值。
除非如果投資者對行情的預判到將有非常大的市場波動時,或者想要在期權末日輪當中抓一絲機遇時,可以嘗試選擇較虛值的合約,同時提醒需要做好倉位管理,以少量資金介入即可,切勿大資金、大倉位的去博,是很容易吃虧的。
投資者在參與50ETF期權交易之前,應對50ETF期權的本質、特性及交易機制有清晰的認識,切不可盲目入市,更不可以簡單地復制股票或股指期貨固有的操作思維去參與50ETF期權的交易。 50ETF期權作為非線性的金融衍生工具,在給投資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投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確認識期權,避免走入投資誤區,對投資者進行決策,進行風險管理,實現收益最大化至關重要。
什么是股指期權,股指期權有哪些基礎功能?
股指期權是一種以股票指數為標的資產的期權合約,它允許買方在未來特定時間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股票指數。 通過購買認購期權(買入權),投資者可獲得股票指數上漲的收益;通過購買認沽期權(賣出權),投資者可獲得股票指數下跌的收益。 賣方則承擔相應義務,可能需要在到期時按約定價格買入或賣出股票指數。 股指期權為投資者提供多種策略和機會,幫助進行風險管理和對沖操作。 它們可用于保護投資組合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實施投機和套利策略,提供流動性和價格發現功能,促進市場的有效運作。 股指期權是投資者長期持倉的定心丸。 它允許投資者在支付權利金后規避市場不利走勢對其持倉組合的影響,同時保留獲取收益的可能性。 這種“保險”功能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股票,樹立長期投資理念,降低股票市場波動,對市場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對于機構投資者,如共同基金、社保基金、退休基金和保險基金等,股指期權幫助控制持倉的最大回撤,提高產品在風險調整后的收益水平。 股指期權通過不同要素如到期日、執行價格、看漲或看跌、買入或賣出等,組合成具有不同風險特征的策略,滿足各種交易和投資需求。 與股指期貨相比,期權買賣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不對等。 期貨的買賣雙方在到期日必須按照交割結算價進行交割,期權則交易的是權利而非義務。 期權的損益與標的資產漲跌是非線性關系,而期貨則存在固定比例關系。 期權買方無需繳納保證金,賣方則需繳納保證金以保證履約。 期權合約數量更多,通常每個合約月份包含多個不同行權價格的看漲和看跌期權。 股指期權與期貨都是股票現貨風險管理工具,兩者相互補充,共同形成完整風險管理體系。 它們在境外成熟市場中相互配合,促進現貨市場的協調、持續和健康發展,提升市場效率和資本形成。 期權和期貨在風險管理中扮演不同角色,相互配合,滿足多樣化、復雜化的避險需求,是風險管理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