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棉價差持續拉大 鄭棉期貨
外圍市場
國際方面
- 美聯儲官員表示不急于降息
- 美國零售銷售增幅超過預期,提振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 海外消費復蘇仍存在樂觀預期
國內方面
- 針對汽車、工業品消費的政策信號釋放
- 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國內經濟溫和復蘇
- 仍面臨地產拖累等不確定因素
產業層面
國內
- 供給端棉花進口量超預期,短期供應充裕預期強化
- 新花播種期的天氣擾動目前不大,缺乏炒作因素
- 需求端維持偏弱態勢,開機預期在5月后可能降低
國際
- 美棉大跌,內外棉價差持續拉大
- 美棉出口數據表現良好以及低位的買盤進入,使美棉下方空間受限
- 原油等能源類價格止跌上漲,美棉價格未來存在反彈預期
市場價格回顧
- 本周內外棉價格均下跌,鄭棉09合約跌至3個月低點,紐期承壓下挫尋求支撐
- 短期供應寬松而需求偏弱,內外棉價差大,難以對棉價形成支撐
- 整體來看,外棉跌幅大于國內,價差繼續擴大
后市關注點
- 新棉播種期的天氣因素
- 需求端的落地
- 商業庫存去庫情況
官方認證企業微信
添加官方認證企業微信免費咨詢
- 品牌優勢:互聯網開戶口碑多年霸榜
- 服務優勢:專屬顧問新人一對一教學
- 費率優勢:超低無門檻交易所+1分錢
本文目錄導航:
- 跌勢猛烈,國內外棉花怎么了?
- 棉花的價格是多少,棉花價格行情走勢
- 眾說ICE期棉:買盤支持 繼續收高
跌勢猛烈,國內外棉花怎么了?
本周,期貨圈內的口頭禪是“你空了么?”
對于空頭而言,本周是大賺的一周;對于多頭而言,是最崩潰的一周。
就在周五,內外棉價共振,市場情緒悲觀,鄭棉主力上午一度逼近跌停,遠月合約觸及跌停,截至下午收盤,棉花跌超6%。棉花、棉紗期貨日線均呈加速下跌態勢。
國際棉花價格暴跌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國內外棉價急跌?
“從年度的角度來看,2022/2023年度全球棉花預計產增需減,供需將較上一年寬松,高價棉花有下行驅動力;從邊際需求來看,美國服裝需求有見頂跡象,東南亞5月份紡服出口環比下滑明顯,紡紗利潤的壓縮使得國外紡企開機率下滑,也使得棉花價格承壓。”中信期貨棉花分析師吳靜雯說。
值得注意的是,ICE期棉投機性凈多單數量連續第六周減少。
吳靜雯認為,國際棉價此前因“逼空拉漲”,主力合約從120美分/磅最高漲至155美分/磅。隨著前期利多消息消化,宏觀轉空,需求增長乏力,高價受下游消費抑制,ICE期棉凈多持倉持續回落,高價棉花面臨較強下行壓力。
供需雙弱拖累棉花價格
“在整個宏觀向下的大環境下,成本支撐失效,棉花價格將跌到實際需求出現,整個行業缺乏貿易商潤滑,矛盾在于軋花廠高企的成本和下游疲軟的需求上。”吳靜雯說。
事實上,當前的邏輯是宏觀面美聯儲加息節奏因通脹的加速而出現急劇變化,原本溫和的加息預期被打破,快速加息加劇了對需求的抑制,市場出現恐慌。整個交易氛圍因為宏觀的轉勢而變化。
“當前交易邏輯變為,國內疫情后需求復蘇被證偽,新疆制品出口受限,加息進一步抑制了全球的需求,弱需求和較強軋花廠的成本支撐之間的矛盾。在大環境已經發生巨大變化的情況下,成本支撐已經無法抵擋利空因素的集中爆發,最終形成負反饋。目前包括棉花在內的大宗商品整體進入消滅金融估值階段,美元的升值進一步降低美元定價產品估值,直到出現實際需求為止。”吳靜雯說。
“從大的周期視角來看,國儲棉已經進入凈收儲周期。2014—2021年,中儲棉凈拋儲達到1172萬噸,已經超過上一周期的凈收儲量。為了保證對國內棉花市場的調控力度,中長期內,收儲數量將遠大于拋儲數量。”吳新揚說。
在吳新揚看來,在前期內強外弱、價差走高的背景下,國儲棉已經進行了一系列收儲外棉的動作,不過量價未知。而目前在全球紡織服裝消費見頂回落的行業周期下,國內棉紡產業鏈遭遇疆棉禁令的打擊,國儲調控手段可能在中短期發力,支撐產業鏈。一方面,為保障棉農種植利潤,穩定籽棉價格,10月收購期間可以采取托市方式收儲皮棉,穩定棉花價格和軋花廠心態。另一方面,為保障下游訂單,可拋儲前期在內外價差高企時期收儲的外棉,滿足紡織產業對非疆棉的需求。此外,國儲正值庫存低點,內外價差倒掛的形勢下輪入新疆棉,可經濟地實現補庫需求。
對于后市,吳靜雯認為,盤面快速大幅下行后,存在超跌反彈可能,但基本面需求偏淡,市場期待的托底政策也未看到,反彈上漲的因素缺乏,預計鄭棉繼續下探尋底,待情緒消化,盤面將止跌反彈。但總體來看,因宏觀轉差、需求偏淡,三季度棉價預計維持偏弱走勢。
“維持全球棉花市場看空的長期觀點。但對于國內棉花市場而言,國儲棉調控的概率正在加大,在長期看空的趨勢下,不應忽視國儲調控對市場的影響,需把握價格節奏。”吳新揚說。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棉花的價格是多少,棉花價格行情走勢
8月以來,在國際棉價強勢帶動下,國內棉價逐步走強,同時下游棉紗價格仍維持弱勢震蕩,紡織企業利潤空間收窄,為保障企業用棉需求,9月初,國家發改委發布公告發放40萬噸棉花進口滑準稅配額,該舉措將保障行業鏈平穩運行。 棉花的價格是多少河北邯鄲市邱縣籽棉3元/斤;江蘇宿遷市沭陽縣新疆棉花25元/斤;安徽安慶市宿松縣籽棉6元/斤;安徽安慶市宿松縣皮輥棉15元/斤;江西九江市彭澤縣長絨棉10元/斤;河北邢臺市威縣平原棉花8.1元/斤;湖北襄陽市宜城市銅雜4112元/斤;河北邯鄲市曲周縣籽棉3.5元/斤;四川南充市高坪區新疆棉花26元/斤;安徽池州市東至縣皮輥棉6.4元/斤;湖北黃岡市麻城市籽棉3.5元/斤;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絮棉12.4元/斤;湖南益陽市沅江市籽棉3.15元/斤;江蘇南通市如東縣籽棉3.7元/斤;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長絨棉18.33元/斤;湖北黃岡市黃梅縣皮輥棉9元/斤;江西九江市湖口縣籽棉3.3元/斤等,以上棉花價格數據僅供參考。 棉花價格2020行情走勢(1)國內棉價相對強勢8月31日,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元/噸,較上月上漲476元/噸,鄭棉期貨主力合約元/噸,較上月上漲1085元/噸;國際棉花M指數71.5美分/磅,較上月上漲1.15美分/磅,ICE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65.16美分/磅,較上月上漲2.50美分/磅;內外棉價差92元/噸,環比由負轉正(2)棉紗價格弱勢震蕩8月31日,我國32支普梳純棉紗元/噸,較上月下跌115元/噸;印度32支普梳純棉紗元/噸,較上月上漲102元/噸;越南32支普梳純棉紗元/噸,較上月下跌67元/噸;印度尼西亞32支普梳純棉紗元/噸,較上月下跌77元/噸;巴基斯坦21支普梳純棉紗元/噸,較上月下跌53元/噸(3)紗棉價差縮小,滌棉價差擴大8月31日,國內紗棉價差5829元/噸,環比縮小591元/噸;滌棉價差7214元/噸,環比擴大354元/噸。 在疫情背景下,國內外棉價受到了巨大的打擊,一度跌至成本線一下,但美棉減產、印度MSP收購價格支撐等利好仍給予棉價階段性支撐。 短期內棉價依舊大概率保持弱勢。 棉價成本的回歸,只是時間的問題。 具體何時能到來,就要等待疫情的好轉和結束,生活回歸正軌,需求重燃的時刻。
眾說ICE期棉:買盤支持 繼續收高
消費買盤支撐美棉小幅收高雖然14日美國商務部公布1月零售銷售指數較前月上升0.4%,低于市場預期的0.7%的升幅,這使市場看淡棉花長期需求,ICE期棉因此維持弱勢,遠月合約普遍收跌,但近月合約在商業買盤的支撐下小幅上漲,主力5月合約上漲0.3美分至92.84美分/磅,棉價呈近強遠弱走勢。 隨著3月合約交割期的臨近,展期交易基本完成,雖然基金有較強的持有棉花頭寸的意愿,但主動性買盤有限,短期可能維持弱勢,關注5月合約90美分/磅支撐與95美分/磅的壓力位。 周二ICE期棉再次小陽報收,主力1205合約運行于91.96-93.09美分/磅之間,棉價遠離短期均線壓制,短期均線掉頭向下有形成空頭排列趨勢,KD與MACD指標延續空頭下跌排列,MACD指標綠柱持續增長,跌勢將延續,5月合約仍有挑戰90美分/磅支撐位的趨勢。 近期整體商品市場人氣偏低,多頭信心不足,國際棉價維持弱勢導致內外棉價差擴大,鄭棉遭受買外拋內的賣盤打壓,而另一方面,居高不下的內外棉價差導致中國產品競爭力下降,下游訂單沒有任何好轉跡象,1月中國進口32.6萬噸棉花,雖然進口配額價格大幅上漲,但紡織企業依然對進口棉情有獨鐘,國產棉銷售壓力增加。 同時鄭棉大幅高于現貨導致保值賣盤大幅增加,涉棉企業注冊庫存積極性高漲,這對疲軟的鄭棉構成壓力,在沒有新的利好出臺的情況下,鄭棉將維持弱勢,投資者短線交易為主,關注9月合約元/噸支撐位;涉棉企業繼續堅定持有5月合約保值空單,元/噸失守可繼續少量增持保值空單。 (萬達期貨烏魯木齊營業部 杜映)ICE期棉尾盤收升,因棉花加工廠增加庫存指標美國棉花期貨周二收升,因在棉價留守在近期交投區間的低端時,棉花加工廠買入棉花,不過遠期棉花合約下滑,因疲弱的美國零售銷售數據報告打壓需求前景。 “我認為基金仍然想持有棉花。 坦白說,我認為從現在起將看到商業買需,”在德州的MCM Inc的棉花經紀Jobe Moss說。 洲際交易所(ICE)指標3月期棉CTH2收升0.73美分,收報每磅92.25美分,此前交投介于91-92.34美分的溫和區間。 隨著3月合約于2月23日的交割日臨近,持有棉花頭寸的多數較大規模的投資銀行已完成將3月期貨合約展期至7月合約,一些小型投機客對3月合約繼續回補空頭,且其他的投機者仍增加多頭頭寸,這對棉花價格帶來一些提振。 不過一些經紀商說,當棉價從12月中至1月底期間由87美分升至98美分,一些加工廠沒有定價。 “我認為該次棉價漲勢對一些觀望的外國加工廠帶來警醒.當棉價回落,你看到一些買盤限制棉價跌幅,MCM的Moss說,他補充說這對棉價只會帶來短暫提振。 弱于預期的美國零售銷售報告限制棉價升幅,因該報告暗示棉花需求疲軟。 周二美國商務部公布,1月零售銷售較前月上升0.4%(路透調查預估為成長0.7%),12月修正後為持平(前值為成長0.1%);扣除汽車的零售銷售較前月成長0.7%(路透預估為成長0.5%)。